三体:真正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越舒适的工作越危险
科幻小说《三体》里描述了一个场景,一枚来自外星的「水滴」武器,轻松摧毁了人类的宇宙联合舰队,并且还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毁灭你,与你何干?”
这个场景令人细思恐极。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和你同一维度的对手,而是比你高一级的文明,它并不是为了毁灭你而来,只是你挡住了它的道,它就顺手把你一起清理了。
打败诺基亚的不是更坚固耐用的手机,而是智能手机;取代巴士售票员的不是更勤劳细心的售票员,而是电子刷卡机。
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到来,是为了打击之前的企业和岗位吗?不是的,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东西顺手就被淘汰掉了,新的文明甚至不会跟你打一声招呼。
也许你想要安稳不操心的工作,但时代潮流不会对你宽容。
小米总裁雷军就很有忧患意识,“我在战略会上,花了很多时间分享读《三体》体会,其中的哲学道理对制定公司三到五年的战略非常有帮助。”
那《三体》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什么呢,是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也是居安思危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战术上的勤奋,永远无法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你在大方向上没有痛苦地思考过,在核心竞争力上没有用心打磨过,那么你就算能一时胜出,也不可能长久不败。
百度默默地凉凉了
这几天大家都在关心华为,而另一家科技大公司——百度的股价却悄悄暴跌了,在两天内跌了23%,800多亿的市值直接蒸发没了。
股价暴跌的原因,是百度最近公布的一季度业绩很差,亏损3.27亿元,这是百度自从2005年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季度性亏损。
百度盈利能力变差了,主要是因为网络营业收入明显下降了。
百度的竞价排名被万人唾弃,但百度死活不愿意放弃,不就是因为搜索广告是聚宝盆吗?怎么现在竟然赚不到钱了呢?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百度的核心业务,也就是搜索引擎,在中国可以说是没有对手,你找不到能跟它正面刚的竞争者,就更无从谈有什么竞争者能打败百度了。
而且,竞价排名在民间造成的恶果已经被无数人口诛笔伐,但是骂名几乎没有起到影响百度业务的效果,魏则西死后,百度该挣钱挣钱,丝毫没停下。
那让百度凉下来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互联网更新换代了。原来的互联网用户上网,主要是通过电脑,想获得资讯,就去打开网页「百度一下」,那时候,百度就是人们进入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端口。
可是现在呢,人们都进入了移动时代,大部分人上网的时间从刷网页变成了刷手机,APP才是我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那个端口,没人会专门打开搜索界面找有趣的资讯了。
而且,移动时代的APP也比百度好玩太多了。
你想要新鲜有趣的八卦、新闻,看微博热搜就是,既不会让你错过每一个谈资,又没有整屏的垃圾广告烦恼你;你想要种草、了解时尚新品,大部分女生都会打开小红书,而不是百度;你想要看到深度的分析、知识,去知乎搜索,去微信公众号看文章也比看百度的百家号强......
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用户的关注,如果你提供的信息,用户不感兴趣了,你开发的产品,用户不愿意用了,你就会迅速被淘汰掉,其他的优秀企业会争着分食掉你吐出来的流量,最后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百度没有输在和搜索引擎同行的竞争上,但他没跟上移动时代的步伐,踏空了一个重要变革,接着,就被各种热门APP给降维打击了。
原本的互联网三巨头BAT中,阿里巴巴有自己不可替代的淘宝APP,腾讯强势收购了微信APP,只有百度,始终没找到新的方向。如今,百度的市值已经不足阿里和腾讯的10%了,再谈BAT齐名,只怕都有些不合适......
毁灭你,与你何干
商业社会是残酷的,不止企业家需要居安思危不断创新,其实员工更加需要忧患意识。
很多企业家就算事业下滑了,个人财富积累已经完成了,失败了也没有经济压力;但是员工不同,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身背贷款的中年人,根本承受不起失业的打击。
很多人说《三体》这本书太残忍了,其实不是书比现实残忍,而只是书把残酷的那一面表现出来了而已。
刘强东发达的时候说,“我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兄弟”,但当他睡女大学生出事之后,自身难保,立马改口了,“不能奋斗的人不是我兄弟!”,他还要扣掉快递配送员的五险一金来节约资金......
不少公司都会选择裁掉能力有限的中年员工,35岁就是不成文的门槛,而很多中年人身在管理层岗位,拿着比较高的薪水,却不一定有能为公司创造大量价值的优势,这就是最危险的。
还有一些人,就像三体中的地球舰队,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出色,个人不勤奋,而是因为行业被人家降维打击了,直接丢掉了饭碗。
比如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费员,这是我们一直认为比较舒服的一个铁饭碗吧,但是最近,因为电子收费系统的升级,全国数以万计的收费员都不再被需要了。
不再需要你的时候,就算是体制内,也保不住你原有的待遇,私企就更不用说了,没人在意你有多大的养家压力,他们只会想出一千种方式圆滑地赶你走。
别说你根本不努力了,你就算是在岗位上很勤奋了,只要你从战略上没有为自己深入思考过,没有不断更新自己的谋生技能,你都会被大浪拍死在沙滩上。
逆向选择法
为什么很多人在工作上会出现短视的情况呢?
真的不是懒,而是因为,人们总是高估当下的变化,却低估未来五至十年的变化。
你想象不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很正常,十年前你也不会想到一个手机能做这么多事情,但是,如果你只盯着眼前的那些小麻烦,只完成今天琐碎的工作,肯定是很危险的。
你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选择的这个行业有哪些过去和现在很重要,未来也可能同样重要的东西?
它可能是能力,是人脉,也可能是更底层的东西,比如对人性的深度洞察。
白岩松的《白说》里,有一段他采访哲学家赵鑫珊时的对话:
当时我还是个刚入门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我问他:“为什么现在的科学技术进步这么快,但是这个世纪的人依然需要好几个世纪之前的音乐来抚慰心灵?”他的回答我记一辈子,很简单的一句话:“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
淘宝这样的购物平台,可能随着科技进步5年左右就要颠覆式地更新一次,但是它的核心逻辑不会改变,就是抓住了人们“喜欢省钱的感觉”,在10年前,我们管这个叫生意人的话术,而10年后,它变成了淘宝的促销策略。
一个网红,可能每3年都要换一个平台工作,3年前,她们的微博上晒自己的美照,3年后,她们在直播平台展现自己的动态美,可是核心不会变,她们工作的核心逻辑,是人性中“对美的追求”,和对情绪价值的需要。
躺在功劳簿上吃饭的人,肯定都是有闪光点的人,他们要么家世好,要么自己过去有非凡的能力,但是,有赢的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能一直不输。
世界运转的速度不断在加码,你总会找到一个让自己赢的机会,百度这家企业,群众再怎么骂,它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都是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
但是,互联网的车轮一转,它的优势就几乎发挥不出来了,没有竞争对手又如何呢,打败方便面的永远不是更好吃的方便食品,而是发达的外卖行业。
亚马逊总裁贝索斯在描述商业战略时,就用到里逆向思维法,他说:
“在零售业,我们知道客户想要低价,他们想要更快捷的配送,他们想要更多的选择。这一点未来10年都不会变。”
真正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持续成长与创新的人,越舒适的环境越会让你丧失学习的动力,直到你意识到危机,但那已经晚了,收费站的收费员无法在四十岁的时候改行做有技术难度的工作,百度也很难追上淘宝和微信的战斗力。
降维打击的效果,比同行竞争更可怕,因为,那种场景是,「我不是针对你,而是将你的整个世界拍平」。
逼自己成长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笑看社会进步,成为那个永远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人,而不是那个被别人顺手拍死的人。
喜欢《三体社区》吗?喜欢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