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与真实小我世界的映射(上)——与三体的渊源
电影《流浪地球》火了小鲜肉,火了郭帆,同时让刘慈欣又重新回归到大众视线中。
当然,这个名字在科幻小说界里并不陌生,他是国人中第二位拿到雨果奖(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的科幻作家,真实如大神一般的存在。接下来的系列推送,我没打算蹭电影热度(虽然热度已经蒸散很久了),而打算从他迄今最出名的获奖长篇小说《三体》入手,聊聊和自己工作和所处环境相关的话题。
刘慈欣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当然,在正式话提前,还是需要先说下前因后果,分享下我与《三体》的渊源。
这恐怕要从上小学说起,开启流水账模式……
1.与《三体》的渊源
话说我的童年比起现在的孩子幸福很多,爹妈不怎么管,也不用成天穿梭于各种补习班,和谐的邻里关系更不用担心安全问题。白天上完学,剩下的时间就是和小区的同龄孩子们追逐打闹,有时候到晚上十二点以后都不着家。某天,老爹突然意识到女孩子不应该成天在疯孩子堆里混时间,于是不辞辛苦借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带回来几本砖头厚的《百科全书》……
喏,就是它们……(至今还在我老家的书架上搁着)
图片来源:咸鱼网
还真起到一点作用,我和胞姐从那时候起开始在课余时间看书了,但也极有选择性:社会、艺术、生物之类的都被束之高阁,唯独对涉及宇宙和未解之谜的部分情有独钟,让当时天真的我甚至萌生了做外星生物研究员的梦想。现在想来,这种“超脱”的志向诞生应该跟家庭氛围也脱不了干系~
图片来源:快咨询
那时候,学校要求每天写日记,自从被《百科全书》安利,我老姐突发奇想,把日记里琐碎的流水账改成了连载科幻小说,并且次次都拿甲+(相当于现在的A+)。看她率先开了好头,于是我紧随其后,开始构建自己的科幻小世界,不知不觉在班级里掀起了科幻体日记的热潮。细节已记不清了,恍恍惚惚有印象的无怪乎天上N个恒星照耀地球,外星球生物来访地球发生了某些狗血的故事……没有任何物理合理性设定,因此也不能和现在风行的硬核科幻相比,但和当时好莱坞流行的科幻电影情节不谋而合。
对,这就是A+日记,必须要有新意
别误会,这不是我的科幻日记,它们已经无法回溯了……
再后来,上大学要选择专业了,父母执意让我们继承他们的衣钵,一个学数学,一个学物理,我优秀的老姐如愿以偿,而我想报考的学校在本省并没有招考物理专业的计划,于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现在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话说地理、物理一字之差,但实质差的有点远~)
随着专业接触的东西越来越接地气,我仿佛离科幻的世界也越来越远。当时的情形是,我宁愿捧着一本略枯燥的地理信息导论,也不会想起拿起科幻小说重新找回心中的那片宁静~
再后来,到了上博士的阶段,正逢《三体》火爆的时候,身边不少人推荐我看这部长达90万字的长篇小说,可以找找灵感。但当时的我正陷入人生三件棘手的大事中,难以找出完整的时间消化这种硬科幻的宏伟巨作,几经努力总是在第一部1/4处断掉。现在想想,彼时的我仿佛置身于三体世界中的不稳定系统里,是那颗随时会坠入其中某颗恒星(人生大事)的行星,现实混乱尚且自顾不暇,别提拿出闲心思考宇宙宏观问题了。
真实的三体问题
但为了满足自我的好奇心,后续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大刘的短篇作品,同样给我很多震撼和感动。
我非常喜欢的另一部大刘作品,探索关于宇宙大道与生命的意义
之前的文章”人地相关的预测是伪命题吗?(下)“中有涉及到相关话题
因为发SCI才能毕业的要求,结合大刘在小说中描绘的宇宙终极奥义,迫使我开始思考自己之前从不会思考的东西,比如,地理问题中是否存在像物理和哲学中所涉及的某些本质不变的规律,直到现在仍然探索中……
后来一切步入正轨,恰逢大刘与原本即将入手的第二次雨果奖失之交臂之际,又让我想起重新拾起自己曾经未完成的计划,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攻坚了这部巨作。不禁感慨,如果第一次挺过前面的1/4,我应该能够坚持到最后的结局,即使是个开放结局~
尽管是10年前的创作,但里面“三体文明构架”、“黑暗森林法则”、“面壁人-执剑人-守墓人设定”、“降维打击中陨灭的太阳系与梵高星空相比拟”、“宇宙安全声明”……的种种思维脑洞,就是放在今天都不落伍。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越看到后面越让人欲罢不能的作品,仿佛文字黑洞,让人心甘情愿陷落其中,晚上做梦甚至都会置身于小说中构建的宇宙尺度的宏细节场景中。
图片来源:梵高的星空
春节期间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让我又重新燃起对《三体》的情怀。前段时间,接着换脑的借口,在孩子睡觉后找回自己的时间,重新温故了这本书,发现让我感触的部分除了之前惊讶的那些思维脑洞,还有联系“文明”的林林总总。
关于《三体》,尽管网上不乏各路神仙的多面解读,但我还是想借此开个系列,关联如今我所经历的研究所现实环境以及工作内容,当然,更多是关于基础研究、技术爆炸与现实世界更能产生共振的话题~
未完待续……
喜欢《三体社区》吗?喜欢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