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杂谈(一)
《三体》作为中国硬科幻小说的顶峰,其内容自然也是深受众多人喜爱,但在喜爱的同时,许多人又不免对其中的各种“硬核”知识感到费解。在本系列也是小众解读的第一个系列中,小众就来为大家解释其中部分内容。
这次就来讲三部曲第一部中比较重点的东西——智子。这个特殊的“技术产物”曾经引起过小编我很长时间的关注。
智子这个词诞生于伟大的汉语的魅力之中。将“质”替换成了“智”,智能化一个质子也许对于一个在科幻小说中存在的先进种族来说很容易,但对于现在人类的技术,是远远所不能及的。
先来解释智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很简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质子,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搭载了超级计算机,各种传感器,无限能量泵,超距连接网的并且能随意切换维度的IMBA玩意。如果要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解析智子的各种能力:首先智子拥有极高的计算能力,也可以被描述为拥有极高的“智能”,强过现有的最强的计算机的浮点运算能力无数倍,并且可以直接理解并应用自然语言;其次,它能感知并获取任何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变成数据方便传输和整理;再其次,它有着无限的能量来源,这一点之后会更详细地讲;最后,它会以量子纠缠的形式与其它智子连接,这使得它能完成同一超距网络内的实时信息共享,无论相隔多远。
智子诞生的主要意义是为了封锁人类探索微观宇宙的唯一途径——大型质子加速器。这些巨大的劳民伤财又“毫无意义”的机器却是物理学家们验证已有的,或是发展未来的基本物理理论的唯一手段。这些巨大的机器通过撞击来窥视世界最基础的奥秘。刘慈欣大胆的假设,现有的撞击结果,是由于智子的干扰造成的。也许你还没有搞懂这其中的关系,这是因为也许你并不了解现在的情况。现有所有的撞击结果,并没有为科学界提供太多的证明,毕竟现有的粒子物理学,也就是“标准模型”,与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现象有许多不符,所以科学家们在尝试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寻求新的规律。然而撞击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只显示了些许的内在的相关性,并没有为整体的新的理论的诞生提供太多的帮助。此情况下在《三体》中被解释为——由于质子代替了作为标靶的粒子受到撞击,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入了更多变量,也就干扰了对撞的正常进行。
在建造智子的几个步骤中,对于展开质子的具体过程,我们不得而知,原文中也只提到了需要涉及巨型粒子加速器和海量的能量。但对于蚀刻“电路”的过程,却有着些许的描述,也就更值得分析一番。首先,“电路”二字被打上了引号是因为它们虽然被称作如此,但却没有任何电子从其中流过。质子由夸克和胶子构成,由强核力统领。就如同在经典电磁理论下物体通过交换电子来实现力的变化,夸克通过交换胶子来实现强核力的传导。虽然在质子展开的时候原文并未提到质子内部的结构会如何地变化,我们也只能假想其内部结构不会对此过程产生影响。以我们作为“虫子”所能理解的也只能限于我们平时的电路与在原子以下层面的“电路”相比,就好像前面提到的经典电磁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一样,有着相似却是人类现在远不能及的技术。这一层面上的“电路”的蚀刻,也只能用唯一还作用于这一层面上的力——强核力。
最后是智子的能量来源的问题,原文中粗略的描述为:从真空中借得能量,并在衰变时归还。要是往详细地讲就是借助真空零点能。这是一个来自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推论,推得即使在绝对零度粒子也会在振动,也就是说零度的粒子也含有能量,即为真空零点能。而智子只需要保证整体的能量不变就行,就要求在其寿命的某一点归还它所借用的能量,当然这一点也可以是它寿命的终点(想看智子终结的算我一个先)。所以即使三体人无法给智子进行远端充能,智子也可以自己获取能量。
喜欢《三体社区》吗?喜欢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