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岸基地刘慈欣到底“略”了啥?
同志们大家好!随着《三体》电视剧18集的播出,红岸基地正式解密,《三体》也终于“科幻”了起来。这个充满神秘感的地点,隐藏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时代神话。大刘在原著中向我们展示过红岸工程的部分文件,但与剧情无关的段落均一笔略过。
很难不怀疑大刘编写过参考答案
不过,剧组还真的填上了这些“略”,他们制作了一份完整的文件,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高瞻远瞩,也在其中藏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咱们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吧~
?
技术突变:重点关注对象
?
档案中有一篇文章列举了最有可能发生技术突变的领域,包括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变数最大的寻找外星文明。这就是红岸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红岸承担的正是寻找外星文明的工作,不过其余几项学科也值得说道说道。
全被大刘略完了
在生物学部分,文件提及了巴甫洛夫学说和米丘林学说对国内生物学的影响。巴甫洛夫的知名度主要来源于他的狗,他在花式喂狗的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这一学说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巴甫洛夫与他的狗
米丘林继承并发展了自然选择学说,对于植物定向杂交培养提出了多种原则和方法;但他也提出过“植物生活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这一说法类似于“你去海边晒黑了的肤色会遗传给后代”,后人验证这就是妥妥的伪科学。
伊凡·米丘林
文件中关于计算机科学的例证则大多来源于苏联,那群科学家们当时还真整过一个大活。通常的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请自行复习“人列计算机”),而苏联人曾研制了三进制计算机,它的架构更加简单、稳定、经济,其指令系统也更便于阅读,而且非常高效,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大规模推行。
苏联的三进制计算机“Сетунь”
更有趣的是,有同志发现,这四个学科竟与《三体Ⅱ》中四位面壁者的战略一一对应。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长远考虑,即使是直面外星侵略者,技术战略的发展也没有脱开这个框架。
一人一学科,不多也不少!
?
望远镜:观测与喊话
?
为证明红岸工程的必要性,文件中还列举了正在进行中的国外大型望远镜工程。
始于1960年的“奥兹玛(OZMA)计划”,本是一位年轻科学家在美国绿堤国家射电天文台自发进行的、对来自鲸鱼座τ星和波江座ε星的无线电波信号的监听,他期望找到外星文明存在的蛛丝马迹。这一行为对其他天文学家寻找外星文明产生了很大启发。
绿堤望远镜及观测目标
1972年开始的“奥兹玛Ⅱ”计划中,人们开始使用阿雷西博望远镜进行监听,期望实现高灵敏度的射电信号接收、增加可观测的波段。可惜那时并未监听到有意义的信息,于是人们自行编制了一串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信号,发向距离地球2万多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如果真有回音,也至少得等到4万年后再说了。
阿雷西博望远镜剧中照片与原图
苏联则于1954年重建了因战争而被摧毁的普尔科沃天文台,并增设了大型射电望远镜,拓展了原有研究领域,对于无线电波的接收也有了设备的支撑。不过要说外星文明,它至今也没什么头绪。
普尔科沃射电望远镜剧中照片与原图
外星文明探索是一个孤独而伟大的学科,三十多年前的叶文洁就曾整夜留在监听室,听着宇宙中荒凉的噪声,想象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的生命。后来工作人员们也各自离开,只剩现已荒凉的红岸基地执着地对望着遥远的星空。
人们身处最渺小的角落,却研究着最宏大的事物;用大半辈子的光阴,去听一句若隐若现的回答。这种奇特的矛盾,并未阻挡人们仰望星空,反而让宇宙更加迷人。
喜欢《三体社区》吗?喜欢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