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千新星”中子星合并3年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怪物的诞生。
中子星碰撞喷流的X射线余晖想象图。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CI实验室
还记得3年前,2017年8月17日发现的“千新星”吗?轰动一时。那是人类首次观测到中子星的合并,也是第一次采用“多信使”的方法,也就是同时通过引力波和多个频段的电磁波,对同一个天文现象进行同步观测。
一晃3年过去了,“千新星”的余波已经退去,但是一直对此保持关注的天文学家却发现,一桩奇怪的事情正在发生。
这颗距离地球大约1.3亿光年的“千新星”在爆发后的6个月内已经逐渐黯淡下来,但是趋势却没有继续。
根据天文学家在1月14日第237届美洲天文学会网络会议上公布的消息,这颗“千新星”的X射线信号强度并没有如理论预测的那样迅速衰减,而是一直保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让研究人员大感意外。
目前天文学家正在安排新的观测,以求获得更多的信息。但在新的数据出来之前,人们只能推测这颗“千新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种可能是这种X射线是“千新星”爆发本身的余晖,而非“千新星”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喷流的余晖。但是这种情况在理论上不应该发生,“千新星”爆发后,X射线强度应该在几个月内迅速衰退。所以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发现了一种从来没有人看到过,在理论上也难以解释的现象;意味着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全新的电磁波产生方式。但是这一假设成立的前提是,接下来我们能够在射电波段上有所发现。
如果接下来我们在射电波段上没有发现,而X射线信号依然保持现有强度,那么可能的一种情形是,“千新星”爆发后形成的是一颗中子星,而且这颗中子星的质量大得难以想象。
3年前“千新星”爆发后天文学家根据两颗中子星的原有质量和在碰撞后失去的质量推算出,合并后产生的天体质量在已知最大的中子星和最小的黑洞之间。但究竟是什么是个谜。所以如果合并后产生的天体能够持续产生X射线,那么它就一定不是黑洞。
“千新星”爆发后形成的碎片云(想象图)。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CI实验室
喜欢《三体社区》吗?喜欢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