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的哲学观
01
看了一大半,但是觉得《三体》写的非常不错,有历史背景,有物理学基础,有科幻内容,也有类似《刀剑神域》这种二次元的元素。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所有自然科学都是人类为了方便去了解世界或宇宙自行定义的。
举例来说:长度计量,纳米,毫米,厘米……光年。这些都是人们为了对距离进行定义而发明的。看起来很有意义,应用起来很方便,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却会觉得这些标尺反而成为了人们继续认知的障碍。
02
刘慈欣的浪漫,是伴着血和泪的舞曲。在绝望中给人以希望。是美的,也是残酷的。
“我觉得它像,晚霞的眼睛”
“你怎么不说是朝霞的眼睛”
“我更喜欢晚霞”
“为什么”
“晚霞消失后可以看到星星,朝霞消失后,就只剩下……”
“就只剩下光天化日下的现实了”
这是面壁人罗辑与他心爱之人庄颜在一个不知地点的世外桃源里的对话。之所以不知地点,是因为罗辑拒绝知道,他说“一知道在哪儿,世界就变得像一张地图那么小了;不知道在哪儿,感觉世界才广阔”。
03
如果说《三体》是一部挑战普适价值观的小说,我觉得并无什么不妥。书中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是人皆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就连太阳系最终也进入了二维空间成为了一副色彩斑斓的巨画,最后的最后整个宇宙都要归零重生。
死亡比比皆是,但是刘慈欣并没有花很多笔墨去描写死亡,似乎就只是那么冷淡的叙述了一个事实。他笔下的死亡都是一瞬间的事,就如同真实的死亡一般。
或许将责任与死亡挂起钩来,会让一些人觉得不舒服,但这却是这部小说整体基调下的现实。如果说你的死亡可以换来人类的存活,不管是多一天还是多一个世纪,你是否会愿意?更甚者,如果说你杀死一个并无任何过错的普通人却可以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让人类得以延续,你会不会选择痛下杀手?
04
很多人都说这部作品是一个悲剧,这我并不能认同,因为我不觉得以悲喜来评判这部小说是合理的。这部小说给我的感觉,远超过悲喜两字所能表达的含义范围真的太多太多了,但我也不知道哪一个简单的字眼可以完整的表达我的感受。
其实偶尔想想未来,会更容易让你对于你的当下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这代人,没有什么冬眠技术,别说什么千万年,我们甚至都跨越不了百年的时间界限;也没有光速飞船,能让我们在有生的百年里跨越空间的隔阂造访外星世界。所以啊,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按自己的意愿走完这看似很长实则短暂的一生呢。
喜欢《三体读后感》吗?喜欢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