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体 > 刘慈欣 > >> 刘慈欣:对人类的未来仍然是乐观的

刘慈欣:对人类的未来仍然是乐观的

小说:刘慈欣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29 23:44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自科幻小说出现以来,政治和文学就相互影响。在您的作品中,如何看待这种双重影响? 换句话说,历史和政治背景对您在作品中塑造的宇宙有怎样的影响,您的作品又如何影响我们对当前现实的认知和互动方式?

 

科幻小说确实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但从我自己来说,对于用科幻小说反映现实和批判现实不感兴趣,我认为,科幻更应该关注的是超越现实的东西。如果科幻小说能够影响我们对当前现实的认知,那也是从一种超越现实的遥远的视角,在时间上从遥远的未来,在空间上从远离地球的太空,来回望我们的现实,这是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所没有的视角。

 

科幻小说会提出现实向前发展的无数种可能性,并把现实中的人物放入这些可能的想象世界中进行思想实验,从而对现实产生一种独特的、更深刻的理解。

 

 

说到这些影响,我知道在《三体》出版之后,您被中国国家航天局聘为顾问。 这次合作怎么样?另外,有时候,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经过或未经过科学训练的)能够创造出有远见的图景,或者预见重大的科学进步,您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我只是一名科幻小说作家,并非专业学者,所以也不可能成为真正义上的航天顾问。我所能做的,就是通过漫无边际的科学想象,有些来自已有的科幻小说,有些则是在交流中产生出来的,去激发专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创新思想。

 

至于科幻小说对未来的预测,与人们通常认为的不同,其实是不准确的,有两部以年份为名字的经典科幻小说,《1984》和《2001》,这两个年份都已经过去了,把真实的1984年和2001年与小说中的对照就会明白我说的这一点。

 

事实上,科幻小说并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这些可能性中也许有一小部分能够成为现实,但是具体哪些,这不是科幻作家所能知道的。但这些用文学所描写的众多可能性,可以开拓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超越现实的禁锢,对于真正的未来在思想上有所准备。

 

 

 

我所知道的几乎所有科幻小说都构建的是暗淡的未来景象。 您如何解释这种对黑暗或悲观观点的偏好?您是否认为未来这一概念主要在于唤醒我们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因此大多数场景都倾向于反映这一面?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科幻小说中所构建的未来确实大多数都是暗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幻作家都是悲观主义者,仅仅是故事的需要,光明的未来是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但如果在小说中出现,那是十分乏味的,只有在黑暗的未来中才能够产生出足够吸引读者的戏剧冲突。

 

但在客观上,这些黑暗的未来场景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让现实中的人们意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可能的危险和陷阱,从而避免那些黑暗未来的出现。

 

有评论家说,《1984》中所描述的黑暗未来之所以没有在现实中的1984年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1984》。这种说法无疑是夸张的,但也说明了科幻小说中反乌托邦描写的现实意义。

 

图源:《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流浪地球》

 

 

但在一次采访中,您说人类拥有充满希望的未来,并且对未来感到乐观。 鉴于2020年的实际经历,您认为,我们的集体选择是有机会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还是让我们更接近灾难性的变化?

 

我现在对人类的未来仍然是乐观的。大规模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发生,所以2020年我们遇到的不过是一个古老的灾难,并不是很让人感到意外。在未来我们可能遇到真正的前所未遇的大灾难,但我相信人类是有能力战胜这些灾难的。

 

你提到人类的集体选择,这在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中确实很重要,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证每一次的选择都正确是十分困难的,但我认为有一项选择必须做出,那就是坚定地不断发展科学和技术。

 

能够让人类最终战胜大灾难的只有科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是人类创造美好未来的最重要的基础。如果科技的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不管人类世界在其它方面发展的如何完美,我们很难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您根据自然法则和超自然法则打造书中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万事万物在您笔下都可以瞬间灰飞烟灭,这种掌管生死的权利对您塑造人物和构架故事有何影响呢?

 

我认为科幻小说是一种超现实但不是超自然的文学,也就是说,不管在小说中所表现的想像如何疯狂,所遵循的仍然是自然法则,而不包括超自然法则。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从自然法则中产生科幻的创意和故事资源,写出一篇完全符合自然法则的科幻小说很容易,但要使它震撼人心,同时让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则十分困难。

 

在写作科幻小说的时候,笔下确实经常出现万事物灰飞烟灭的时候,但对于我来说,我从来没有过自己掌管生死的感觉,我是怀着对宇宙和大自然深深的敬畏来创作的,时刻感受到在宇宙面前人类的渺小和无助。在科幻小说中,人类或世界的毁灭是需要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真正掌管生死的是自然规律,我们只能遵循它,却不可能逃脱它。

 

图源:《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乡村教师》

 

 

在您的故事《圆》中,您在古代设定下构想了一种由人类组成的原型计算机。 您在《三体》中也探讨了这一主题。 您是否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属于这个庞大的星际共同体机器的一部分,就像您书中的士兵那样? 另外,您是否认为我们今天使用的互联网是秦始皇所希望的人类机器的另一种形式(由强权主导,利用军事力量、投入大量物力而建立,以期达到奇点)?

 

我不知道您所说的星际共同体是指什么,如果是指宇宙本身,那我们确实是这部宇宙大机器中的一部分。我们习惯于一种这样的二元论区分:把世界分为“人类社会的”和“大自然的”两部分,好像我们人类自成一体,不属于大自然。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不管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也不管我们拥有了何种科技和文化,我们仍然是大自然所产生的事物,永远属于大自然。所以,如前所述:人类不可能逃脱自然规律,只能遵循它。

 

今天的互联网和小说中秦始皇的人力计算机其实建立在同一个基本原理上,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互联网并不是如您所说“由强权主导,利用军事力量”来建立的,现代的互联网虽然最初发源于军事用途,但后来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是市场化和商业化的结果。而航天和核能倒是更像您说的那种东西。

 

图源:《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圆》(待出版)

 

 

您的小说《黑暗森林》已成为互联网黑暗森林理论的主要信息来源。 您是否也认为,互联网是一片黑暗森林,这片森林被我们所不知道的未知威胁所占据呢? 如果是这样,您认为在这个互联网的黑暗森林中最危险的力量是什么?我们终端用户应如何与潜伏在黑暗中的它们相处?

 

我不这样认为。首先,所谓的黑暗森林理论只是科幻小说中的设定和情节,并没有被科学所证明。同时,在小说中,黑暗森林状态也只适用于大尺度的太空中,在那样的空间中,不同的智慧文明之间相距遥远,且相互之间看不到细节,只是点状的存在。这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也不同于互联网世界。所以即使在这部科幻小说中,黑暗森林状态在人类世界和互联网世界也是不成立的。

 

 

 

有没有一些事,您曾经认为它们会在未来发生,但结果证明您是错的,能举几个例子吗? (换句话说,您对未来的事物、变化等有什么不符合其真实发展的预测吗?)

 

呵呵,其实我对未来的预测大部分都是错的(其他的科幻小说家也差不多)。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坚信在2020年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太空时代,那时人类已经在地球轨道上建设了太空城,并且登上了火星和木卫二,但现在这一切都是泡影。但同时,在那时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的我,也预测不到今天这样改变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

 

图源:《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流浪地球》

 

 

新冠疫情带给您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您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吗? 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您认为人类在面对全球性、群体性威胁的应对方面,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新冠疫情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类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以直线思维来预测未来。

 

以前认为,全球性、群体性威胁的到来会使人类更加团结,共同应对危机,现在看来这种想法过于理想主义了,事实上,新冠疫情不但没有让人类团结互助,反而加剧了世界的分裂。这种局面,可能是我们在未来面对更大的危机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图源:《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圆圆的肥皂泡》

 

 

科幻小说是否会促进人们接纳某些观点和技术,使得政治或公司团体可以利用这些观点和技术更好地控制人们?

 

相反,现代科幻小说更多的是对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提出警示,这也包括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控制和集权效应。大部分的科幻小说都在呼吁人们对新技术提高警惕,而不是不加思考地盲目接受它们。

 

 

您认为近未来(未来十年)带给人类最好的事情会是什么? 

 

我认为未来十年我们最可期待的有以下两点:

 

一、人工智能技术将继续目前的快速发展,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虽然在十年时间里科幻小说中的强人工智能不太可能出现,但基于现有技术的AI仍然会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可能像互联网一样开辟一个新时代。

 

二、目前全球流行的疫情使得各国加大了对医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力度,相信在这些领域会比以前有更多更快的发展和突破,特别是在基因工程应用于医学方面,这会给人类战胜疾病和健康长寿带来福音。

+1
747
顶一下

喜欢《刘慈欣》吗?喜欢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

看网友对 刘慈欣:对人类的未来仍然是乐观的 的精彩评论